国主宋正阳放眼打量霍修明。
宋正泽曾在他面前多次提及此人,之前宋正阳觉得,这个叫霍修明的,必是个有所经历的中年人。
可万万没想到,竟然如此年轻!
再思及专到他耳中的那些对联,以及昨夜周玉蓉所念到霍修明所写的诗,宋正阳不免就多看了霍修明几眼。
宋正邺悄然观察着国主的脸色,没什么变化,看不出是喜是恼。
难道,昨天于哲柏所说的事情没办成?
正思量着这些事,霍修明人已上前两步,站到了恰当合适的位置。
双手前后交叠举起置于身前,先来了个九十度躬身后,便屈膝跪地。
左手按右手,拱手于地,至手与首齐,稽留多时,拜后抬头。
此礼,为东汤王朝朝官对国主的大礼。
霍修明并没以王侯的大礼向国主礼拜,一来是朝官面前要低调。
二来,一清早宋正泽就派张奇去送朝服,送的不是侯爷朝服而是参将朝服。
这其中就不必多言了。
宋正泽是希望霍修明能够在国主面前谦虚谨慎,不要给自己惹祸上身。
霍修明更知道伴君如伴虎,当然会更加小心。
“臣......霍修明叩见陛下,愿吾皇仙福永享寿与天齐,江山千秋万载。”
嘶!
霍修明的话,让全场齐刷刷一片倒抽凉气声。
包括宋正阳在内,也是被霍修明的这句拜词给惊到了。
“卿忠心赤胆一片,朕甚是欣慰!请起。”
宋正阳伸手示意让霍修明起身。
宋正邺都看呆了。
霍个明就这一句话,就能看出他赤胆忠心?
宋正阳这就欣慰了?
这个霍修明还真是能忽悠啊!
见此情形,宋正邺已经猜到,于哲柏的计划或许已经失败了,不然宋正阳不会因为霍修明说得好听而和颜悦色。
今天是个难得的好机会,宋正邺不想让霍修明这么轻易被放过。
便给旁边的几个朝官使了个眼色。
丞相武志义第一个反应过来。
忙出列拱手,说道:“早听闻镇北侯之名,今日一见果然威风凛凛,下官还听说,侯爷不但战场杀敌勇猛,还文才八斗,出口成诗。”
“不知我等今日能否有幸能见识一下?”
武志义的话一出口,群臣们立即附议,都想见识一下。
其实,宋正阳也正有此意。
但他却是有另外的目的。
“霍爱卿不如就现场作诗一首。”
霍修明也不推辞,拱手道:“既如此,臣就献丑了!”
“臣年纪尚轻资历浅薄,常听泽王爷讲述陛下当年创业之艰辛,每思于此便感慨颇深,臣就以所听闻之事赋诗一首,还望陛下和各位大人莫要见笑!”
嘶!
有人就暗中倒抽凉气。
就觉得霍修明倒是很会说好听的,怪不得能破例封侯。
但只懂巧舌之人,却让文武群臣都很瞧不起,一个个皆是眼神之中透着不屑之色。
“羽檄起边境,烽火入陶阳。征师屯燕宁,分兵救同方。严秋筋竿劲,虏阵精且强。天子按剑怒,使者遥相望。雁行缘石径,鱼贯度飞梁。箫鼓流汉思,旌甲被胡霜。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。马毛缩如蝟,角弓不可张。时危见臣节,世乱识忠良。投躯报明主,身死为国殇。”
随着霍修明一诗出口,一气呵成,吟诵之时虽无多少气势,眼神之中却充满了虔诚和崇拜。
文武群臣顿时被此诗的内容惊的目瞪口呆。
寥寥数字,竟将当年宋正阳带兵亲征的事描述的惟妙惟肖,让人闻之如回到当时。
霍修明作诗,难道想都不用想的吗?
别人就是眨个眼的功夫,还没反应过来,他这边诗已经出来了!
谁能不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