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 > 玄幻小说 > 方明悠谢安 > 第254章 与萧回定了亲!
“什么?”明悠以为李暄是有萧回的消息了,还挺惊喜。
但并不是,李暄说的是,“裴家小姐拒了家中给她定的亲,进了国公府。”
明悠:“……”
怎么说呢,裴筱筱倒是痴情。
都这样了,裴氏都不再执着于和国公府结亲,她还不放弃。
“咳。”李明珠还有点心虚的说,“那什么、国公夫人好像应了,等萧世子回来,就娶裴筱筱。”
“不是好像,是已经向裴氏明确应了。”李暄四平八稳道。
这也是李老夫人会见了明悠就“打趣”的缘故,她老人家可不是没边界感的人,开玩笑也拿捏着尺度的。
“国公府形势不妙,她也是没法子。”李老夫人能理解国公夫人,相比一位没有娘家的郡主,裴氏显然更有助于日后的萧世子。
萧圃副将一案虽没公布,但瓦剌已来结盟,国公府的情况很微妙,眼看裴氏欲与他人结亲,国公夫人着急,很正常。
“我明白。”明悠也能理解,并且没太在意,“这几日的雪下得这样大,听闻北边早一个月前,就开始这样下了,我更担心萧回的安危。”
作为拥有暗卫消息的人,明悠都这样关切。
国公夫人却还能想着结亲的事,怎么说呢,明悠觉得好笑。
人都不知道在哪儿,是否安全,谈这些,有意义么?
“说起来,萧世子好几个月没消息了,方姐姐你、你有心理准备吧?”
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在传萧回死了,但一直没确切的消息,传传便歇了。
如今国公府出了这么大的事,辽东又连失了锦州、沈州,以至于两城以北的数万万顷地,皆落入瓦剌之手,萧回还是没消息,已被认定必死无疑。
否则他怎没出现?不说回京吧,至少得出现在辽东战场上,有所做作为,有所战绩之类的吧?
但是没有!连人影都没出现过,这还不是死了?除非碰上离奇的受伤失忆,没找回来,可这也和死掉差不多。
当然了,各种传言猜测里,也不是没猜到萧回可能去了鞑靼,但很少,毕竟除了“先知”谢安,没人知道萧回会说流利的鞑靼语,护国公这个当爹的都不太清楚。
所以,包括李府上下在内,基本都觉得,萧回应该回不来了,李暄也是这么认为的,“郡主姐姐,眼下和谈在即,你该为自己考虑了。”
所谓的钦天监传言,对现在的明悠可不太友好,皇帝虽开了金口,可万一文臣死谏呢?要知道,督察院的御史,还没正式登场呢!
那帮号称文人脊梁的文臣,没一个好惹的!尤其是那位白发苍苍的左御史,先帝在位时,他就曾在谨身殿上触柱血谏!侥幸未死,却不是他留余地了,而是真命大。
近来,已经有诸如崔尚书这类人,在接触这位左御史,李暄很担心,所以提了醒,“郡主,哪怕不是我,您也该考虑下到底定谁,早做安排。”
“这么看来,其实还真就是萧回最适合我。”明悠心有定数,“多谢相告,我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
裴筱筱的行为,倒是给了她一个灵感,她可以嫁“死人”啊!无论是用来挡和亲,还是等萧回,都很好用。
在场者都听懂了明悠的弦外之音,谢母登时皱眉,“我不同意,别的且不说,国公夫人都已经那样了,你、你太委屈了。”
李老夫人也很不赞同,甚至有点失望,她虽喜欢明悠,但自古婚娶,依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私定终身最不可取。
一直以来,她都没认为明悠和萧回私定过终身,只当明悠落难时,少年公爷出手相助过,出于恩义,以及懵懂的少年慕艾,明悠才一直等着。
可国公夫人都已表态,明悠若是还、那就是糟践自己!在李老夫人看来,不可取、也不争气。
“不是还没宣之于众么?我心里有数的,若不可为,我也不会为难自己。”明悠只是觉得多了条路子。
但正如李老夫人所想那般,她虽不在意国公夫人的态度,却不能自甘下贱,在国公府明确宣布婚约后,还上赶着要嫁,以当下的时代背景,她只会被唾弃。
“你最好有数。”谢母看了看坐在下首的李暄,想着若是李阁老有个万一,李少师应该会接入内阁,也依然能保得住悠悠吧。
相比起来,儿子还是势单力薄,张首辅再怎么看重他,毕竟没有亲缘,可是张首辅上回就愿意为儿子帮悠悠……
谢母纠结得最近都没怎么睡好,但有明悠被衮多惦记的事在,大家都当她是还在担心这茬,连明悠都没多想,“放心吧,都察院就算要血谏,也得站得住大义,眼下还没到那一步。”
“这倒也是。”李暄颔首,“总不能血谏说,非要被冒犯过的郡主您,务必原谅暴徒,并嫁之,太强女所难了。”
“不错,有这桩官司在,确实有得说。”李老夫人赞赏点头,“郡主有急智,当时并没不了了之,回击得漂亮。”
要没这桩官司在,衮多进京当天,他和明悠的婚事估计就成了,萧贵妃和高妃说啥都不好使。
也是因此,李老夫人更希望能把明悠娶进府,日后府上若遇什么大事,她不在了,府内总还有个担得起来的,孙儿们能松快些。
可明悠还是没那意思,这让李老夫人基本断了心思,看来是真没缘分,也怪小孙子没能入郡主的眼。
“罢了,郡主自己有数便好,去看看老家伙吧。”起了身的李老夫人,到底是放心不下老伴。
明悠她们来的目的,本也是探望李阁老,自然一同前往,李暄缀在后头,跟被特意拉下来推他的明悠结了伴。
“郡主姐姐,我就这么不得你心么?”垂着桃花眼的李暄,藏着委屈,“我的腿是不是……”
“高妃娘娘待我好,真心为我,我却不能不识好歹。”打断道来的明悠叹道,“见月虽能以庶出被册为长公主,受尽荣宠,可若夫家选得不好,娘娘在宫里肯定担心。”
对于赵见月而言,李家绝对是最好的归宿,从前的明悠也许还能自私点的,考虑着把李暄当后路。
可高妃待她越好,她反而越不能了,“李暄,你很好,但我们没有缘分,不要再在我身上费心了。”
这是明悠第二次明确拒绝李暄,后者黯然一叹,却说道:“也许还有更适合长公主的人,我们还小,郡主也别太抗拒,人总要为自己考虑。总之,我还等你再想想。”
“我、”明悠还想说不必再等,前头却传来了刘喜的声音,“哎哟,郡主您果然在这儿!叫咱家好找!您快,陛下宣您进宫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