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 > 玄幻小说 > 临死前我把权臣骂个狗血喷头最新章节 > 第592章 果然有猫腻!她怂了!
“报!”
太和殿外,急报声欣喜传唱而入!
“陛下!大喜!西洋舰队回航了!谢副使已携自西洋带回来的粮种候在金水桥前!欲面见陛下!”喜气洋洋的小太监,带有股与有荣焉的兴奋劲!
毕竟自三宝太监七下西洋,为大明带来巨额财富开始,下西洋舰队对于宫中太监而言,其实是仅次于东厂的好出路!
但凡没法在东厂里谋个好缺、又有大志向的太监,通常都会选择跟随三宝太监这一脉的人出海!
大行皇帝在时,还增设西洋司!虽隶属于户部,但也是正经的官身啊!其总长还是原大太监刘喜,这就导致宫中的太监对舰队更有“归属感”了!
“宣!”
“快宣!”
赵见深连发两声,也颇为欣喜!
身为地位稳固的东宫,先皇帝在时所制的国策,他都知道!也或多或少的参与进去了。
所以他自然晓得,这次下西洋舰队回航所带回的粮种,极有可能彻底解决大明近年来最麻烦的粮食问题!
不多时——
谢宽就在张太保的亲自带引下,进殿!
不敢张望的他,却还是在年轻的新帝身边,见到了他们谢家风华正茂的少主,心下愈发澎湃的叩拜下来,“微臣叩见陛下!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“爱卿快快请起!快、先把你带回来的粮种展示出来,可找到那拳头大的米了?”赵见深当初看那些稀奇古怪的图纸时,对这种大大的米最感兴趣!
谢安同样期待着!因为土豆的关系,他早已对明悠“深信不疑”,晓得她对这些稀奇之物的判断极有“准头”,她让找的东西,肯定是好东西!
谢宽也不负众望的点了头,“启禀陛下,幸不辱命!”
侧身让小黄门把木箱扛上来的他,亲手开之!
明悠顿时眼亮,“玉米!”
“正是!”没敢看明悠的谢宽,只觉这女声极其动听,“也是三宝大人手札里记载过的拳头大的米!陛下、诸位大人、贵人请看。”
将玉米外层剥开,露出金灿灿内里的谢宽,解释道:“这种米其实并未长成一颗,而是由很多细小的颗粒组合成这么大一个!味道鲜甜,饱腹感极强,还极有营养,不亚于大米!
因购买到的玉米不少,微臣在回航时,已和船上船员先行尝试过,确定无毒无害!极其适合当主粮!关于其培育之法,微臣也将会种植的农民买回来了,由他们来种植即可。”
“人都买回来了?”赵见深愕然。
“启禀陛下,其实也不算买,是这些岛民听闻要来我大明,纷纷争相而来,可见我大明之威,早已传遍西洋!”谢宽不忘拍须溜马道!
满殿文武闻言,都非常满意!觉得岛民们非常有眼光,晓得大明好,其中还有人问询道,“那他们的国君,可有遣使来朝?”
“有的。”谢宽表示,“爪哇、真腊、苏禄、文莱等国,皆遣使随微臣前来面见陛下,暂都还在天津港,微臣是先行回京报喜!
此行除了找到了各种粮种,微臣还以三千匹丝绸与千斤茶叶置办了一队弗朗基船队、包括其船员等。
已谈定整队租赁二十年,即他们整个船队和人都将为我大明效力二十年,包括为我朝造船、出海等!”
此言一出,不少朝臣还皱了眉,大概觉得亏了!
明悠却大喜而问,“租下了弗朗基船队?多少编制!?”
“一个远航编队,共有三艘弗朗基船,全员一百八十六,船只有‘三宝号’的三成大,但航速极快!是我们的三至五倍,且船身坚固,舰炮杀伤力也更强些、”
“船在哪儿?天津港吗?”李晔打断道来,同时又深知失礼的朝新帝拜道,“陛下见谅,臣闻而甚喜,失态了!”
“无妨!朕也闻而甚喜!才些许丝绸和茶叶就换了三条船回来,弗朗机人真不会做生意。”赵见深看过户部的帐,已经在和王尚书说,“朕记得、
光‘三宝号’一艘船就造去了六千两白银!三成大,怎么也得二千两白银吧!两艘就算盈余了,茶叶不值钱!这还白贴了一艘船和百多号人,这些人还能造船。”
赵见深越算越划算!租赁期二十年,等于把船用到报废啊!人还能造船,听说造的船还能比大明的快!这岂不是能造来吊打倭寇?
“水师总说我大明的船太慢!追不上那帮倭寇!朕倒要看看,有了弗朗基船的加入,倭寇还能不能跑了!”赵见深边说边“一脑热”似的看向谢安,“谢师!”
“臣在。”谢安起身应来。
赵见深便看向礼部的郑尚书,“快!先宣谢师的新官位!”
郑尚书自然应下,但心里有些堵,因为先帝曾暗示过他,待谢安归来时,要任命其为一部主官!而今却只晋至三品:户部侍郎!
并不意外的谢安郑重出席拜下,“臣,叩谢陛下隆恩,陛下千秋。”
“谢师快快请起!您乃国师,朕如何当得你跪拜?此番还要劳您能者再多劳些,替朕前去天津港,一则清算此番下西洋所得、核对其余粮种;
二则与工部的李郎中一同视察那三艘弗朗基船,如若可造、造价几何、何时能造出来,您和李郎中正好可算定下来!倭寇实乃可恶!朕期早日解决,以安我朝海上之生计也!”
赵见深这番话说得恳切之至!三位阁老都没法挑出毛病来,唯李阁老想到谢安身中剧毒,正想帮忙推辞。
谢安却已领命道,“臣,领旨!必不负陛下厚望。”
“好好好!”赵见深十分满意,旋即看向明悠,“此番西出大同,不仅谢师劳苦功高,福泽亦牺牲良多,父皇在世时,多次叮嘱朕要记住你有功于社稷,朕、”
“皇兄言重了,臣妹既生为皇家女,家国兴旺于臣妹而言,都是家事,为家里好,没什么有功无功的,只和亲匆促,认得父皇母妃一事,尚未能祭告于养父。
生恩浩大!养恩亦重!臣妹求请皇兄恩准臣妹回趟南州,祭拜养父,以告慰其在天之灵。”及时陈述道来的明悠,已有了个全新的计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