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 > 玄幻小说 > 临死前我把权臣骂个狗血喷头最新章节 > 第170章 皇帝深夜独召
“陛下、娘娘,晚膳摆好了,请移驾用膳?”蔺兰的传禀声,把心惊肉跳的明悠,稍稍安抚住,不管如何,惊醒总是好事。
皇帝怕高妃饿到了,也没再聊,摆驾去了膳厅,见到的却是个形态奇怪的锅子,“这是……”
“哦,不知道陛下您要来,准备好的就是这个新奇玩意,臣妾也是第一次见,还是高敏让小何从谢府带进来的锅,红色那边、叫什么来着?”高妃没记住。
明悠立即接话,“是辣汤,比较开胃,但您不能多吃,另一边就是普通锅子,加了些滋补温润的药材,您可以多吃些。”
“好好,辣汤,陛下肯定也没吃过,臣妾就没让蔺兰换,陛下试试看?”高妃让皇帝先落座,又看向明悠,“怎么吃?”
“和平时吃锅子一样,爱吃什么就煮什么,但不知道陛下和娘娘能否接受辣汤的味道,建议都先喝碗滋补清汤,再小试一口辣的。”明悠说明道。
“看着颜色好漂亮!我要先试试!”赵见月兴奋的拒绝了喝汤,直催要吃辣的。
李明珠也跃跃欲试,但毕竟不是在家里,她没敢放肆,还是乖乖的先喝了汤。
“都坐下来,别拘着,吃吧。”皇帝下了令,李明珠才飞快入坐。
并不是大桌齐聚的吃,分了四个小锅的,皇帝和高妃同坐共锅。
明悠三人都是一人一锅,伺候的宫人知道怎么烫锅子,马上为五人各烫了点辣的。
李明珠喝了口汤,就急吼吼的先吃了一口辣的,小“嗷”了一声,“好吃!”
赵见月急死了,不让教养嬷嬷磨叽,也尝进嘴里,然后就被辣到了!
“痛痛痛~嬷嬷~”赵见月眼泪都下来了。
而喝完汤,默默吃了片肉片的皇帝,最为镇定,并且还觉得味道不错。
高妃温温柔柔的眼,也亮了几分,“好吃呢。”
蔺兰闻言,立即为高妃多烫了些吃食,又记起明悠说的,不能让高妃吃太多,便两相交合着来。
然而,高妃不乐意吃那没滋没味的滋补汤锅,“这些吃不下,反胃。”
“娘娘是第一次吃辣,怕您肠胃受不住,又喝不了药,得慢慢适应。”明悠劝道。
“哦?这么说,朕多吃些,倒是无妨?”皇帝难得在进膳时说话。
明悠立即应道:“若您平日里肠胃康健,是可以多吃些,但若觉不适,必须停下来。”
“郡主,这小东西,看着像是茱萸果,适合多吃?”刘喜有些担心,尽管他也知道,既然能被呈到高妃宫中,当是无毒无害。
“除了多吃可能会上火,无碍的。因为这不是茱萸果,是从西洋带进我朝的辣椒,无任何毒副作用,还有祛湿、驱寒、开胃、消食、抗病等功效。
尤其适合南瘴、四川等地住民食用。京师一带,天干物燥,则不可多食,以免火热太旺,伤及体魄。”明悠仔细解释道。
“确实有驱寒之效,人都暖了些。”高妃笑看着脸红红的赵见月,“月儿更暖。”
“啊~”扇了扇嘴的赵见月,嘴都略肿了,不敢再吃了。
李明珠倒是适应,吃的不亦乐乎,她年纪小,身体养得也好,没什么禁忌,明悠也就没阻她。
看得赵见月咂舌问道,“你不难受啊?”
“不啊!”李明珠觉得能多干一碗饭!
赵见月见她吃得来劲,又尝试了一下,这回倒是咂摸出滋味来了。
不过她依然不如其他三人能吃辣,被辣得满头大汗。
明悠盈盈笑道,“殿下别激进,我伤口还没好,我也不能吃辣的,我们吃滋补这锅吧。”
“好!”赵见月果断同意了,她真吃不下去了,灌了不少汤汤水水,都快饱了。
这么吃着,倒是热闹,烟火气极浓,似还因为辣椒暖人的原因,让进食的人都忘了,此刻是身在深宫,反而有种入了寻常街巷,与万民共融的热闹感。
皇帝来了兴致,小酌了几杯,还特意叮嘱了刘喜,“这辣锅不错,让御膳房记下来,朕日后要多吃几次。”
“陛下万万不可。”刘喜担忧提醒。
皇帝觉得扫兴,瞪了他一眼,但也没再强求。
作为九五之尊,口腹之欲不能任性妄食,否则容易出纰漏。
明悠是知道的,所以就当没听到这谈话,默默吃着碧翠给她烫的菜。
高妃却开了口,“臣妾这里倒没那么多忌讳,哪日吃了,再叫蔺兰悄悄通知陛下?”
“可。”皇帝勉强满意,一餐吃得宾主尽欢,明悠还因此又得了赏,还是实用的银钱。
等把被伺候高兴的皇帝送走时,高妃又暗暗松了口气,她真怕皇帝不走,要歇下来。
若非还有奏折未批,皇帝其实真不想离开温暖的景阳宫,“这个高敏倒是个贴心人。”
刘喜:“!”
他又有点慌了!
好在皇帝只是随意感慨了一句,并未再说什么,由着大力太监将他抬回谨身殿。
天虽森寒,但因帝撵内烧了炭,倒也不冷,何况还有辣椒和酒的加持,皇帝更不觉得冷了,反而有些燥热。
且这份燥热感,在他批完奏折后,依然没下去,“刘拌拌。”
“老奴在,陛下有何吩咐?”刘喜立即上前。
“今晚谁侍寝?”皇帝翻牌时,没怎么留意,随手翻完就过了。
刘喜小心道,“陛下忘了,您昨儿递了话的,今日会去坤宁宫。”
皇帝这才想起,昨儿太医说天骤然冷下来,皇后有些难熬,他便让刘喜传了话过去。
所以今儿他其实没翻过牌,倒是忙忘了……
“什么时辰了?”皇帝看了眼外头,觉得应该不早了。
“亥时了,不过皇后娘娘身子难受,应是没那么早睡。”刘喜说的是实话。
皇帝却有些懒得动了,“还是莫去扰她了,你叫人送些滋补暖身之物给皇后,就说朕还没批完奏折,明早再去她宫中用早膳。”
“是。”刘喜领命,正要退下去办。
皇帝又说,“回来时,去趟景阳宫,把高敏叫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