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霍修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。
改造土窑!
在西河村就有一处很大的土窑,出砖瓦量是很大的。
长年在那里烧窑的是个叫阿春的师傅。
霍修明到了那里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跟阿春谈改造他的土窑烧砖瓦,然后再买他的砖瓦。
这事听起来好像很划算的样子。
但阿春却觉得,霍修明一个来自铁水村的村民,居然跟他一个老烧窑的师傅谈改造?
霍修明根据知识百科的信息资料,特意画了一张图纸。
阿春看完图纸之后,就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小伙子,你这图根本就不行啊!我可是烧了二十几年的窑,什么样的窑我没见过?”
他就没见过霍修明画的那种!
还跟霍修明讲了一下,烧砖最关键的,是要把窑房封的严实。
那样烧出来的砖才够挺实。
像霍修明画的那张图上边,一个大窑被开了好几个窟窿。
火都跑出去了,还烧什么砖?
“阿春师傅,我画的这些窟窿,是外接炉子的,整体从几个方向同时供火,那样烧出来的砖才够匀称。”
可是不管霍修明怎么说,阿春都觉得他是在做梦。
“你烧过砖吗?你钻过窑洞吗?你知道这一个窑房里能码多少块坯子吗?”
“年纪轻轻的什么都不懂!跑来这里瞎捣什么乱!”
“竟在那说梦话!”
最后,阿春竟很不耐烦地,想要把霍修明给赶走。
可霍修明并不死心。
“阿春师傅,今天你这窑房反正也空闲着,不如让我来改造一番。”
成了,这窑房还算阿春的。
如果不成,他赔阿春损坏窑房的钱。
阿春这窑房是粘土制成,烧窑已近三十年,其实已经接近使用寿命。
他还想着,再接几窑砖,就把窑房翻新一下,多涂些粘土上去。
既然霍修名肯出钱,那就不如将计就计了。
“我这窑房如果损坏,修起来可得十几天功夫呢,怎么也得一百个铜钱!”
“好,就一百个铜钱!”
霍修明也不含糊,先数出五十个铜钱来给阿春。
有了钱,阿春也就不必担心太多。
把窑房扔给霍修明,而他则去了邑城买酒去了。
霍修明对古代的土窑了解不多,但如何改造成效率更高的办法,在脑中的信息却有很多。
在短时间内想要提升效率,最快的办法是让窑房上下温差降下来,所以他才从改造炉子开始。
在土窑附近将那些废弃的旧砖垒起来,再挖些粘土固定。
整个窑房四周共垒八个砖炉,每个砖炉的脖颈收紧,再跟窑房通连到一起。
这样一来,就能够保证砖炉里的火力集中供到窑房中去。
炉子搭造完成,去附近拢些细干柴烧起来,慢火将炉体粘土烧干。
一边烧,一边不停拿稀粘土往上抹。
干了一层再抹一层,这就如同现代水泥建造物的养生过程。
等阿春从邑城回来之后,八个砖炉都已经成形。
而时间则刚好到了晌午。
看着自己的窑房四周多了八个砖炉,阿春很吃惊。
没想到,面前这个骨瘦如柴的小子,居然干活这么麻利!
不过就算这样,他也不觉得那几个砖炉子能对烧砖起什么作用。
“阿春师傅,我们现在就试一下改造后的窑房吧。”
“现在就能试?”
阿春撇嘴不屑,觉得霍修明弄的这些玩意,就是些花架子。
就将一部分拓废了的土坯子,很随意地扔到窑房里。
“我就不信,你这几个时辰搞的乱七八糟的东西,难道还能比我阿春二十几年的......”
但不等他的话说完,就眼看着窑房里的火势凶猛地燃烧了起来。
同时,里面传出劈里啪啦的响声。
不一会儿的功夫,眼看着窑房里的那些废土坯子就变成了红色。
“这......这不可能!”
“怎么会这样!”
眼前的景象,在阿春看来,简直就像变戏法一样。
神奇,简直是太神奇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