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文昊当然第一时间想给阮清劝住,还不能让她觉得他是怕他们这帮兄弟失去生意,他站在阮清的角度,跟她说明白,织布的生意不赚钱。
还不如卖布赚钱呢。
“工厂出厂,顶多几个点的利润。百分之十都赚不上。以阮老板的聪明才智,和兄弟过硬大的技术,干别的买卖,总比开工厂赚得多。
别看工厂赚得少,事儿可不少。
工人的管理,这里面特别牵扯精力。
像你俩这种人才更多的精力,还是要放在更大的生意上。”
刘文昊拿自己举例子,“如果不是传统的布艺利润太薄了,我能费尽心思,想要量产宋锦么?
阮老板,我没拿你当外人,才跟你说这些行业内部,我可真没有旁的心思。”
刘文昊的话,带着真诚,阮清半听半信。
再说,她也并不是真的想现在就开织布厂,这只是控制价格的手段罢了。
周家庄已经快没有布匹了,现在做布厂,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织出布来?
最少,也要再买两批货才行。
阮清故意叹气,“没办法啊,现在的技术全都被你们苏市垄断了一样,你们原来价格最低,我们自然不考虑自己做织布厂,可是现在不一样了。”
阮清压低了声音,“刘兄,你知道唐老板给我们加价多少么?”
这个……刘文昊还真不知道。
唐国庆就是叮嘱他们,没有他的话,谁也不许给周成程供货。
唐国庆就是背着他们兄弟们干点勾当,他们也都睁一只眼闭眼,该停唐国庆的,还是要听的。
刘文昊好奇道:“多少?”
“你猜!”
这让刘文昊怎么猜?
猜多了,猜少了,都不合适。
他只能在心里认真计算了一下,最近罢工工人,假使数量是两倍,成本大致提高了多少。
对于工厂而言,大部分成本都可控,涨幅在3%-5%这个区间,就够可以了。
再往上涨,唐国庆就夸张了。
刘文昊往顶天了猜,“5%?”
阮清顺着他说:“你说的是上限。”
刘文昊松了口气,看来他没说错,唐国庆涨了3%差不多,“可不是么,5%是上限,以唐大哥和周老板之间的关系,唐大哥的涨幅也是合理范围内的。”
阮清笑道:“罢工不常有,如果三四月份还控制不住,相信你们各大老板也不用在这个行业里继续干下去了。”
连点控制人员的本事都没有,还谈什么生意?
刘文昊认可。
阮清话锋一转,“所以啊,我们不得不自己开工厂,唐老板涨十个点,我们实在吃不消~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