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 > 都市小说 > 宋阮清许向然 > 第426章
在王宏鹏和曲蕾带着几十人团队来学习的第一天,宋阮玉出摊了。
这两口子的配合那叫一个默契,天衣无缝。
林峰主攻阮清的针织业务,正在装修门市,筹备招人,采购机器;而宋阮玉也没闲着,不知道从哪买的板车,在大集边上卖“正宗麻辣汤”。
没错,是“汤”,而不是“烫”。
这对于已经接触麻辣烫好几个月的辽市人民来说,无疑是个新鲜事儿。
不少好信儿的人都去问宋阮玉,“人家正宗麻辣烫卖的叫麻辣烫,你这儿为什么叫麻辣汤?”
宋阮玉胡诌道:“本来在四川就有这两种东西,一种叫麻辣烫,另一种叫麻辣汤,她卖她的,我卖我的,你没尝过的话要不要买一份尝一尝?一毛钱一碗。”
宋阮玉的生意,胜在便宜,人都是有好奇心的,而满足好奇心的成本又非常低,自然有不少人愿意尝试。
阮清和黄海大哥正在屋里给外地来的加盟商培训呢,这些人难免要里外对比一下。
被点到名,举手的加盟商问:“阮老师,真的有麻辣汤么?”
问完之后所有人哄堂大笑。
明摆着外面那个就是无理取闹,说不定阮老板已经不高兴了,正想着怎么把外面的弄走,而这个傻子的提问,不是故意揭人伤疤,让人难看的吗?
虽然外面摆摊的麻辣汤和正宗麻辣烫对冲,但这些人也并没有对阮清失去希望,因为他们都是王宏鹏介绍过来的。
王宏鹏大哥多有实力就不用说了,王宏鹏大哥看好的项目,那一定是赚钱的好项目。
就算外面有点小插曲,他们也没有怀疑阮清的实力。
不仅众人觉得在这个问题上阮清会打哈哈过去,曲蕾夫妇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不想,阮清却详细解释了。
“有没有麻辣汤,已经不重要了。因为,她开在正宗麻辣烫,还是爆火了一段时间的麻辣烫,是你们大家愿意来学习的麻辣烫的对面。
因为前面一系列前提,导致她叫‘麻辣汤’,大家明知道它是假的,它也会有市场!”
阮清在板子上写上了两个大字,“营销”!
对于这个时代,营销的概念未免有点太超前了。
王宏鹏适时拿出小本子,准备记录。
他就知道!
阮清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好,绝对不仅仅是出于运气,她一定有其他人没有掌握的方法。
阮清解释,“营销是指我们做买卖的时候,发现,发掘准顾客的需求,让顾客了解自己家的产品,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。”
随后阮清展开,为什么对方要在她的店门口做麻辣汤?
“如果她换一个城市,换一个没有麻辣烫的城市去开麻辣烫,那就是我最开始做麻辣烫第一家时候需要完成的营销动作。
但是!
因为辽市已经有我做的麻辣烫,并且顾客已经认可我的麻辣烫有几个月的时间了,所以她再做麻辣烫,并不会出彩。
可是,她只改动一个字,便蹭上了我们这艘船,看起来很好笑,但你们要知道,她想要瞄准的,就是我们的顾客。”
宋阮玉可能是误打误撞,可能是脑筋不太好用,但却不小心撞到了蹭热点的真谛。
阮清把宋阮玉的麻辣汤特点,和自己的麻辣烫特点,同时罗列在板子上。
口味:辣!
麻辣烫更为专业!
食材。
二者同样都是菜和肉的形式,阮清的菜和肉品质会高一些,这一轮又是她的麻辣烫赢了。
销售模式:自助vs固定一碗。
阮清早就突破了按碗来卖麻辣烫,自助餐大大增加了利润,顾客可选择的花样上,还是麻辣烫赢了。
模式:单打独斗和加盟。
毫无疑问是阮清的店可以做加盟,可以做裂变,可以吸引在座的五十多位经销商。
然而宋阮玉孤孤单单一辆车,在外面停着,就算有人想要做她的生意,也不会给她分钱,只会偷偷摸摸有样学样即可。
于是,阮清在麻辣汤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号。
“可见,她的生意并不是一门好生意。”
既然阮清愿意逐一来分析,那下面的人也全当听课,而并不是刁难阮清,“阮老师,可是我们这会儿看她摊位前面陆陆续续也有人在买,按照你刚才分析的,她应该没有生意做才对,为什么看起来生意也不错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