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峰心虚低头,若无所事地摸了摸鼻子。
坐在他身边的人给林鹏程解释,“厂长,年底评选是对去年全年工作的一个总结,阮清是下半年才来厂里工作的,如果都选她的话,老员工难免心理不平衡。
所以工人们在评选的时候,直接把今年新来的自动忽略了。
我们知道你的意思,但也不能寒了老员工的心。”
林鹏程点点头,既然是大家决定的,那他也没什么好说的。
如果一定要这个时候把阮清拔上来,反而会引起其他工人对阮清的嫉妒,对那孩子也不好。
他又看了看名单,“没有老沈?”
老沈年年有,老沈选不上管理层,一直在车间工作也就算了,怎么可能连优秀员工都选不上?
林鹏程问底下人,“今年评优评级老沈的票也不够?”
会议室的桌上又是一阵沉默。
最后,还是坐在林峰旁边的,又出言解释,“老沈不在大家选出来的优秀车间主任一列,我们也很诧异,对此还特意找了一部分工人问原因。
主要是老沈平时……个人风格比较重,专注于个人的……所以……
还有前段时间闹出来的风波,大家对老沈当天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比较……”
林鹏程明白了。
“主要是吃了性格的亏。”
平时就知道自己技术好,内心的小骄傲止不住,对工人们都很骄傲。
但这么多年了,一直都没选上管理层,很多比他年纪小的都来管理楼了,而老沈还在车间里坐着,久而久之大家也开始不服这个大哥了。
林鹏程思考了好一阵子,“就像你们刚才说的,我们工厂不能寒了老员工的心,这样吧,老沈今年晋级到管理层来,主要负责产品的把控,还有技术支持。”
林峰,“……”
白折腾了。
给老沈选票弄少,反倒是帮了他一把。
擦!
既然老沈升职,二部车间就空出来一位车间主任的名额。
林鹏程有新提拔阮清,但阮清最近还不上班,直接提拔她,难免还会引起众人议论,于是便把二部车间主任选拔的事拖延到了年后。
阮美静闷头干活,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,听说阮清没选上优秀员工,还是买菜的时候从别人那听来的。
“阮清没选上就没选上吧。”阮美静这时候在外人面前展示出了格局,“我家阮清干活是挺好的,但是她来工厂的时间短,本来就应该给前辈们让个位置。”
这话说得,让人听着都舒服。
工友就又给阮美静透露了其他消息。
“你家之前那个也没选上。”
对宋江,阮美静只有踩的份。
“选不上他是应该的。他现在还能有份工作做,都是林厂长大发慈悲了。”
“老沈大哥今年也没选上。”
针织厂的工人们还是挺意外的,大家平时对老沈有意见归有意见,但优秀员工选的是谁的工作做得好,老沈大哥那是当仁不让的。
也不知道为什么,老沈大哥竟然没选上。
“不过老沈年后要升官了。”
阮美静把消息原封不动带回了家。
如愿以偿,没有评上奖,阮清却没有表现出特别开心的样子。
这几天她的款式在周大哥的摊位上卖的特别好,眼看生意就要成了,所以年后就是她辞职的最佳时机。
老沈大哥升为管理层,自然会空出一个车间主任的名额,她还不回去上班,只怕宋江很快就会官复原职。
白文芳也是快速想到了这一层。
“没想到最后还能让他捡个便宜。”
阮美静可不希望宋江好,“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?他主意都打到阮清身上了,结果就下去几个月,好事又成他的了。”
阮清并没有打算在这件事情上耗费多少脑力。
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宋江总会有自己的下场。
“妈,我管好我自己就行,只要我事业红火,别人我都不管。”
往后看三步,阮清该为年后的生意仔细打算了。
现在三台机器同时开工,产量最高也就是一天十五件。
按照这个速度,年后就不行了。
年前之所以能赚到钱,是因为她已经把这几种线都垄断了,但年后一切生意恢复,她还能把差距拉开多少?
年后势必要雇人,这样才能提高产量。
而放眼辽市,能够雇到合适的人,直接上岗就能干活的,就属针织厂。
所以年后阮清和针织厂势必要在用人上“开战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