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文章,没有问世,亦或者流传下来,一般都是谁写的就归谁。
有一个文坛大家看中自己一学生的文章,想将其据为己有,暗中将那个学生杀害,若不是那个学生写的时候,有人证,且这位人证还是位贵人,就真要被这位文坛大家所欺骗。
由此可见,想证明一片文章的归属,实在是难如登天。
支持陈耀祖的学子,笃定叶秋是大言不惭,就是想利用诗会给自己造势,内心对她的鄙夷更甚,也有少数人支持叶秋。
陈耀祖自然不信叶秋有办法证明,看笑话一样看着叶秋,就等着她一会打脸。
“我所写的这些词作都是我在一本奇书上看到的,里面的东西的我背的很熟,我敢说一句,陈耀祖写的所有词作都出自于上面。你们若不信,可以将他写的剩下的那几十首拿出来,考考我。”
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赞同。
叶秋比陈耀祖交卷早,交完卷就一直留在这没有离开过,她买通人抄录容易,若陈耀祖写的八十多首真是即兴所做,她连看的时间都没有,更别提背下来了。
院长与陆云初对视一眼,也决定采用叶秋这个提议。
“陈耀祖,你可同意?”
陈耀祖自然是同意的,她巴不得叶秋用这种方法自证,他还就不信叶秋真的能背下来所有流传下来的诗词。
叶秋也在赌。
她所有对穿越人的了解都来自上一世的那个才女,也只是模糊有个大概,但她打心眼里坚信陈耀祖的才学不如那个才女,要不然也不会才写了八十多首词作。
宋景逸自告奋勇道:“我来当考官。”
院长狠狠瞪了他一眼,真是哪都有他。
宋景逸全当没看到,径直从院长手中将陈耀祖的词作拽过去,站在台阶上,清清嗓子,“下面就由我来与叶公子对词。”
第一首,宋景逸看到的时候,两眼都直了,这一首也太长了,怪不得陈耀祖等人没有写够一百首,这么算下来,的确是他们钻了空子。
有些担心的看了叶秋一眼,才道:“浔阳江头夜送客!”
“枫叶荻花秋瑟瑟……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叶秋一字不落的将这首诗背下来。
宋景逸朝她竖了个大拇指,紧接着是第二首、第三首一直到第五十首的时候,众人才对叶秋的看法发生了改变。
陈耀祖脸色越来越难看,叶秋要是真将他写的这些词作背下来,他好不容易建议起来的名声就毁了。
跟在陈耀祖身边的学子也生了疑心,“陈公子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这些人都是陈耀祖的嘴替,他不能让这些人对自己生了外心,找了个借口。
“她口中的奇书是我著的,我闭关三年,创作无数,就是期望有朝一日这些词作能面世。后来这本词作不知所踪,没想到……其实她也只是会背,里面有很多词,她并不知其意。”
这些学子听闻马上了然,“定是这个姓叶的偷走了你的手稿,想据为己有。陈兄你放心,今天我等定会为你逃回一个公道。”
一个学子打断叶秋,道:“我且问你,楼兰是什么意思?”